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快訊 | 正文

“跨學科視角下國際傳播與話語研究”主題工作坊成功舉辦

時間:2024-10-24 作者: 文章來源: 浏覽量:

2024年10月21日下午,“跨學科視角下國際傳播與話語研究”主題工作坊在伟德国际1946官网順利召開。工作坊由潘海英院長主持,與談人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辛斌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田海龍教授、吉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晰巍教授、吉林大學匡亞明學者卓越教授巴殿君教授、伟德国际1946官网副院長張錦教授、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張蕊教授以及吉林大學國際漢語教育東北基地專職教師鄭博文。

本次主題工作坊聚焦國際傳播與話語研究的跨學科視角,各位專家就自己的學科領域紛紛提出建設性觀點,共同探讨如何通過跨學科合作提升國際傳播的效果與影響力。

辛斌教授提出,掌控輿論僅從語言學視角研究話語是不夠的,需要從跨學科視角出發,重視媒體在國際傳播中的作用,探索新媒介、新途徑對研究話語方式的影響,以達到通過跨學科合作提升國際傳播影響力的目标。

王晰巍教授立足于學科交叉視阈下的網絡輿論場國際傳播研究與人才培養,從社交機器人、算法和大模型三個層面提出了當前國際傳播所面臨的問題,并介紹了國内外研究進展的情況,為跨學科研究課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巴殿君教授針對國際傳播中的人才結構和軟實力問題,提出了跨學科人才培養的必要性。他強調了跨學科合作在提升國際傳播效果中的重要性,鼓勵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培養适應新時代背景的、全面型的跨學科人才。

張錦教授結合非通用語學術背景,從語言障礙差異和文化差異兩個方面探讨了其對國際傳播内容接受度的影響,指出國際傳播與話語研究目前存在的具體問題及應對策略;張蕊教授以拉美文學的《百年孤獨》為引,突出強調在國際傳播中要注重讀者的接受度與反應度,避免給讀者留下刻闆印象;鄭博文老師結合自身的國際漢語教育經曆,以吉林大學“中文+中華傳統文化”體驗為例,從“雲”傳播,“聯”傳播,“融傳播”以及“潮”傳播四個角度,介紹了提升中國國際傳播能力的實踐探索。

最後,田海龍教授對各位專家的獨到見解進行了簡短總結,并結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分别對“跨學科”、“國際傳播”和“話語研究”三個關鍵詞做出闡釋,認為“跨學科”要基于自己學科,從其他學科汲取養分;“國際傳播”要注重雙向性,外語人要勇肩重負;“話語研究”可以從話語互動角度着手,重視話語在特定社會情境中的動态構建與影響。

本次主題工作坊的成功舉辦,為在場師生搭建了一個難能可貴的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的舞台。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學者們各抒己見,共同挖掘了國際傳播領域的新視角與新維度,極大地豐富了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此次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跨學科合作模式的探索,打破了傳統學科壁壘,促進了人文社科、新聞傳播、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之間的融合與交流。與會者不僅收獲了前沿的學術知識與研究成果,更激發了對未來國際傳播與話語研究發展方向的深刻思考與創新靈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