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伟德国际1946官网共同主辦的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講座“論外國文學研究的中國視角”,在外語樓六樓報告廳舉行。主講人楊金才,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當代外國文學》主編,教育部國家級人才計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文學、現當代西方文論、比較文學、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等。講座由張錦副院長主持。
楊教授以中國知識體系的建構為開端,講述了外國文學研究如何服務于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體系。指出,這個議題所體現的不僅僅是時代的召喚,也是我們作為研究者的使命和責任。作為中國學者,我們在研究中應當解決好立場和學術視角的問題,同時,也要立足于世界文化多樣性和文明互鑒,不斷推進我們的學術研究。
首先,楊教授談到“大變局”論斷與中國語境。從大國關系、大國的實力與影響力角度,詳細講解基于“大變局”語境的曆史主動、文化自信、中國式現代化、中國視角等問題,進而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拓展了中國的外國文學研究視野。
楊教授以美國文學為例,介紹了新世紀外國文學研究的聚焦點。一是從文化立場、創傷救贖、人文關懷等方面審視作家對恐怖襲擊的回應,從本土性和全球性兩方面認識新世紀美國文學的人文關懷内涵;二是從美國獨特價值觀、曆史局限性、曆史辯證法等方面探詢戰争書寫,考察作家關注政治、人類命運和向往和平的文本内涵;三是從日常生活、普通人、價值取向等方面,關注作家筆下的普通生活及其人倫道德表現;四是從移民身份、離散、種族同化問題、文化内涵的背後因素等方面,關注21世紀美國小說的移民書寫。
随後,楊教授揭示了大變局的啟示,并分析了中國的新時代。當今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态勢,我們在觀照外國文學文化時,應嵌入中國語境的在場感,凸顯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外交思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楊教授舉了“财富書寫”的例子,提出當代中國文學書寫的就是一部财富經濟史,其中涉及财富與制度、财富倫理等問題,并強調要展開中外文化對讀,在中外文明互鑒視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中外文學比較研究。
最後,楊教授将視角聚焦于21世紀外國文學研究,并提出三個策略。一是要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為中國學術發聲;二是要立足“大變局”的曆史時代,關注外國文學中的中國書寫及其文化表征意義;三是要思考如何去突破外國理論的重圍,即以我為主,立足文本細讀,由外向内,彰顯外國文學研究的異文化觀照。其中,楊老師還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國際政治、氣候變化小說、“中國之治”、曆史觀、大局觀、角色觀、美國文化心态、内、外視角、異文化觀照、跨文化、跨國界、跨國移民、曆史價值觀等問題。
分享結束後,潘海英院長表達了聆聽楊教授講座的欣喜之情,感謝楊教授帶來的精彩講述并表示受益匪淺。與會師生積極參與,提出自己關于外國文學研究的一些疑惑,楊教授都給予耐心細緻的解答。最後,張錦副院長對本次講座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評價。楊教授的講座為與會師生拓寬了學術研究視野,使大家獲得了知識層面的深化和研究方面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