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伟德国际1946官网主辦的“新時代外語教育的創新和挑戰: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學術論壇在鼎新圖書館四樓報告廳成功舉辦。吉林大學副校長鄭偉濤教授出席本次論壇并緻辭。伟德国际1946官网黨委書記賀強,學術委員會主任戰菊,副院長聶大海、杜中全、梅松偉,省内20餘所高校外語學科負責人、外語教育同仁以及我校師生共計300餘人參加了此次學術論壇。論壇由伟德国际1946官网院長潘海英教授主持。
本次論壇學院成功邀請國際著名應用語言學家、英國東英格拉大學語言學教授、前香港大學領軍教授Ken Hyland,中國外語教育界知名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席文秋芳教授,香港大學教師應用英語研究中心教師職業發展委員會主任Lillian Wong博士,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姜峰,為大家帶來一場學術盛宴。
首先,由鄭偉濤副校長緻辭。鄭校長對國際著名應用語言學家Ken Hyland教授,國内著名外語教育專家、“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文秋芳教授及香港大學Lillian Wong博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針對新時期外語教育教學,鄭校長指出外語教育應進一步服務中外人文交流和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在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國别區域研究、全球知識構建方面積極作為,站穩前沿;外語教學應在外語作為工具進行教育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外語教育人文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鄭校長高度肯定了近年來伟德国际1946官网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化合作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多方合作與人才培養,使我校外語教育教學邁向新的台階。
副校長鄭偉濤教授緻辭
院長潘海英教授主持
Ken Hyland教授做題為“Specificity, writing, and EAP teaching”的主題報告。Hyland教授就中國的研究者最為關注的有關學術英語寫作的主題做了詳細而生動的闡述。報告首先闡釋了學術英語的整體寫作風格,并根據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差别分析學術英語寫作特點。随後,圍繞各個學科獨特之處分别展示其寫作中語言的不同,同時給出範例,使在座的老師和同學更為直觀地體驗不同體裁的寫作特點。另外,Hyland教授介紹了香港大學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所設置的核心英語課程,以及學生如何利用課上課下結合互動的方式來完成中學日常寫作到大學的學術寫作的提升,對教學的實踐和研究都有實際指導意義。Hyland教授的報告使在場觀衆無論在自身學術寫作的提升和寫作教學實踐研究都受益匪淺,深受鼓舞。
文秋芳教授做題為“Dialectical Research Paradigm(DRP)and Development of POA”的主題報告。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即産出導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帶領其團隊曆經近10年研究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育理論。文教授首先闡述了傳統研究方法不适用于産出導向法的研究目标的原因,詳述了辯證研究法的哲學理念,研究流程及數據分析方法,提出了為達成研究目标,進行“理論建設-實踐改進-意義闡述”為循環體的辯證性研究方法,最終達到使産出導向法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雙優化,使其日臻成熟,逐漸完善。文教授的報告現場反響強烈,針對師生提出的問題,文教授給予理論指導和具體操作建議,提問師生及現場觀衆都受益匪淺,收獲頗豐。
Lillian Wong博士做題為“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Developing students’ academic literacy for university”的主題報告。她首先區别了EGAP(通用學術英語)與ESAP(專用學術英語),介紹了學術語篇的五大要素及通用學術英語課程的具體課程模塊,最後她列舉具體的語篇向聽衆講解學術語言的使用。她的講座對于有學術寫作需求的學生及教師以及從事學術語篇研究的研究者都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姜峰教授做題為“Prescription and reality: What should we teach to our students? ”的主題報告。他從學術英語寫作中學生實際遇到的語言問題入手,以學術寫作中大量的文本闡釋了不同體裁不同學科在學術寫作中所呈現的特點。他的報告主要給出了三個他自身研究中的典型範例,從不同角度詳細對比在學術寫作中的具體應用。最後姜教授還為學術英語寫作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網絡數據庫資源。他的報告是使在座師生對學術英語寫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得到一緻好評。
“新時代外語教育的創新和挑戰: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學術論壇在吉林大學開啟“新時代教育思想大讨論”大背景下舉辦,是我院主動迎接新挑戰、樹立新理念、謀劃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我校即将進入“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構建一流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系統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新時期”這一發展關鍵時期,學院在中外一流專家的交流中發現思想、啟迪智慧、直面問題與挑戰,不斷使我校外語教育教學邁向新的台階,助力學校國際化進程和一流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