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9月4日,應伟德国际1946官网院長潘海英教授與匡亞明特聘教授姜峰教授的邀請,美國普渡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公立常春藤佛羅裡達大學教育學院正教授、博導、語言和讀寫教育專業負責人方志輝教授來訪,并做教學與學術能力提升系列講座。
9月3日下午,方教授學術報告的主題為“Promoting critical reading in science through a functional focus on language”。姜峰教授主持報告,學院部分教師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參加。方志輝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将系統功能語法與閱讀、寫作教學相結合,首先,方教授從讀寫能力與現代科學之間的關系入手,強調讀寫能力對科研究的重要性,尤其是批判性閱讀的重要性。然後,方教授指出應将系統功能語法與批判性閱讀相結合,運用系統功能語法的知識來進行閱讀,最後,方教授着重講授了閱讀教學中的教學模型,運用實例對理論進行細緻的講解,給學生們呈現了一個優秀的教學範例。講座後方教授與在座師生互動交流,對讀寫教學進行熱烈的讨論,使在座師生對讀寫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9月4日下午,方志輝教授報告的題目是“Teaching Writing in Science: Recontextualizing Genre Theory and Praxis in the Discipline”。首先,方志輝教授介紹了美國新一代基礎科學教育标準對學生學習提出的八項科學與工程實踐要求:提出與定義問題、發展與應用模型、計劃與實踐調查、分析與解讀數據、使用數學和計算思維、設計結論、參與辯論、以及獲取、預估和交流信息。随後,方志輝教授介紹了悉尼學派的語類理論和教學實踐,重點介紹了“語類教學循環(Genre Teaching Cycle, 簡稱GTC)”。GTC包括準備、建模、聯合構建、獨立構建四個步驟,具有清晰、系統、基于需求、自主、以及調動意識等特點。在此基礎上方教授分享了他的項目研究,講解了語類理論在生物學科寫作中的應用,并輔以案例進行說明解釋。項目結果顯示,基于語類的寫作指導可以幫助學生較快地提高學術寫作能力。
方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内容充實,融理論于實踐,從讀寫能力與科學、科學中的閱讀、系統功能語言學與批判性閱讀、在科學中進行批判性閱讀的教學模型等方面對這次報告的主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對于為什麼要在科學中進行批判性閱讀這一問題做出了詳盡的介紹,還提出了提升批判性閱讀意識的5E原則,讓在座師生們對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是一場精彩的教學示範。
此次學術報告會的成功舉辦,不僅開拓了在座師生的學術視野,而且讓各位師生掌握了新的教學方法,使大家受益匪淺。對提高外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增強科研能力、加強學科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學術報告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專業視角,而且對于深入了解相關的學科研究熱點問題、對以後研究生期間的學術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