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快訊-标題圖 | 正文

第十一屆中國社會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讨會在吉林大學舉行

時間:2018-07-19 作者: 文章來源:伟德国际1946官网 浏覽量:

2018713日至715,由中國社會語言學會主辦、伟德国际1946官网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社會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讨會于我校鼎新圖書館報告廳隆重召開。

 

我校副校長吳振武教授出席了開幕式并緻辭。吳校長首先對來自海内外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我校的發展以及我院近年在教學科研諸多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他指出語言在社會生活中所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全球化時代下語言作為基礎和戰略資源有着重要地位。本次研讨會的召開必将收獲中國社會語言學學術發展的新成果。中國社會語言學會會長田海龍教授在緻辭中也進一步闡釋了新時代語言與社會的密切關系。開幕式由伟德国际1946官网院長潘海英教授主持。

本次大會主題是“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社會語言學:機遇與挑戰”,來自國内外260餘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代表參加了大會,海外學者來自芬蘭、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港台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吉林大學副校長吳振武教授緻辭

中國社會語言學會會長田海龍教授緻辭

伟德国际1946官网院長潘海英教授主持

本次會議形式多樣,共設4場主旨報告、4場特邀報告、14場分組讨論以及主編論壇和專家面對面。在主旨報告中,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李宇明教授的《中國的語言生活皮書及其有關問題》介紹了中國語言規劃69年的發展曆程以及重要成果,指出中國語言生活皮書系列旨在關注語言生活,建構和諧的語言生活,提升個人的語言能力和國家處理國内外事務的語言能力,推進政府和學界的社會語言服務。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當代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Anna Mauranen教授的報告論證了在全球化時代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Gloabal lingua franca)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李嵬教授的報告探讨了語言創新在“後多語時代”對傳統漢字書寫體系以及漢語文化和社會帶來的挑戰,提出“超語實踐”(Translangaging)這一新的概念。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黃行研究員讨論了中國雙語雙言現象的特點與複雜性。

大會主旨發言

此外,四位特邀發言人就不同的話題報告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英國倫敦大學的祝華教授報告了她的研究成果《“想象”在跨國家庭的語言保持和語言遷移中的作用》。北京大學高一虹教授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視角,探索了死亡話語與社會變遷的關系。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張青副教授讨論了變異社會語言學的發展及其“第三次浪潮”(Third wave variationist sociolinguistics)的思想、理論。我院潘海英教授的報告梳理我國高校外語教育政策及規劃發展曆程,提出了語言政策研究的框架并且建議從國家、機構和學界三個層面思考我國高校外語教育政策的未來。

大會特邀發言

14場分組讨論中,與會學者分别就不同的專題進行了熱烈讨論。專題主要包括社會語言學理論、城市語言調查、語言教育規劃、領域語言與領域服務、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國别語言研究、語言與新媒體、語言态度與語言認知、方言與民族語言、語言景觀等。

主編論壇”和“專家面對面”的活動,别具一格,國内外知名學術期刊的9位主編和來自不同高校及研究所的8位專家就新時期社會語言學研究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各抒己見,同時也解答了青年學者們的一些困惑和普遍關心的問題,諸如治學方法、研究選題及投稿注意事項等。

大會分會場

主編論壇

專家面對面

為了激勵青年學者的成長,本屆會議中國社會語言學會評選出了“中國社會語言學青年學者獎”6名。獲得一等獎的是沈椿萱博士,她是我校的校友,本科和碩士均就讀我校;我院教師陳茉獲得青年學者獎二等獎。

在本屆會議中我院潘海英教授被增補為社會語言學學會副會長,匡亞明特聘教授姜峰和張錦副教授被增選為學會理事。

中國社會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讨會兩年舉辦一次,本屆大會在我校的成功召開不僅提升了我校在該領域的國際知名度,而且對推動我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學術發展特色等,對提高我校的外語教學質量、助力學校的“雙一流”建設都具有切實的重要意義。

Baidu
sogou